
■万百亭(右4)多次带队在各类比赛中斩获佳绩。


■万百亭在比赛中。
上午到球场参加气排球训练赛,下午赶往另一个球场当裁判,这是万百亭日常的一天。今年70岁的她有着“多重身份”,作为厦门市气排球专委会副主任、集美老年大学的气排球老师,她不仅是活跃在气排球球场上的老年运动员、领队和教练,还是我市多场气排球赛的组织者和裁判之一。
在上个月结束的2017年老年健身运动会上,她再次带领厦门队夺得了冠军。
记者 林晴
很坚持
致力推广老年气排球
每周开课8年不间断
万百亭曾是亚洲中文精品乱码的体育老师,教了一辈子排球。2002年退休后,她跟着朋友玩起了气排球。因为有排球基础,她上手很快,还成了队里的“领军人物”。
她注意到,相比排球,气排球有着体积大、质量轻、球速慢的特点,同时场地小、球网低,规则也更简单,相对容易上手,对运动者的要求比较低,很适合作为老年人的健身运动。“完全没有运动基础也没关系,很好学的。”她觉得,如果能够在老年群体中推广气排球,对老人的身体大有益处。这些年来,她一直致力于引导身边的老年朋友学习气排球,还在集美老年大学开设了气排球班,包括一个基础班和一个提高班,每周上两次课,至今已坚持了8年。
她说,之所以能坚持这么久,是希望能让更多的老年人了解、学习这项运动。
讲技巧
刚组队就夺得全国冠军
靠的是防守和减少失误
2004年,全国第一届老年气排球大赛在云南丽江举行。万百亭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高兴,想要在厦门组织一支球队参赛。利用自己的号召力,她很快组建了一支队伍。
不过,队伍毕竟才刚刚组建,从未参加过任何比赛,大家对于成绩并没有抱太多想法。没想到,他们参赛后,竟一举夺得了小组第一。万百亭激动地给市体育局的负责人打电话报喜。更让人想不到的是,他们在淘汰赛中一路拼搏,最终夺得了全国冠军。
从2004年至今,万百亭带领厦门队一共参加了14届全国老年气排球比赛,先后9次夺冠。她说:“这是我们没有预见到的成绩。其他省的团队里,院校出身的专业队员居多,而我们这支球队则是‘草根’居多,论身高、力量、技巧和专业训练,我们都不如别人。但是我们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打法——加强防守和拦网,不着急主动出击,减少失误。多打几个来回,让对手自己暴露出弱点来。”
真用心
白天打球晚上整理文件
每届比赛资料细细收藏
在万百亭的家中,书桌上堆着厚厚一摞资料,从2004年带队参加第一届全国老年气排球比赛起,每一次比赛的人员名单、次序册到比赛通知等,她都整理、收藏起来。她说:“这是对过往经历的一种回顾。”
地上的文件袋里,装着她过几天要用到的比赛资料。她是比赛组织者之一,负责给球队编号、安排赛程等。一项项整理好之后,还要打印出来。“我白天都在球场,没有空做这些,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来整理。”此外,她还要做家务,照顾身体不好的老伴。她笑着说:“每天一刻都不得闲,比退休前还要忙。”
她坦言:“有时也会感到有些力不从心,毕竟已经70岁了,球队里有些队员都是我以前的学生,有些年纪小我整整一轮。但是从事气排球推广给了我很大的成就感,只要身体还能受得了,我就会一直做下去。”